-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2
/
Copy pathgsm_theory9.txt
201 lines (95 loc) · 7.73 KB
/
gsm_theory9.tx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网络测试
1.网络测量概述
主要是指无线网络测试,可分为网络评估测量和日常优化测试两方面
2.网络评估
网络服务质量作为移动通信的关键因素
评估的三种形式:无线网络运行性能指标/无线网络现场测试评估/客户意见,客户满意度
1.评估测试内容
网络覆盖:网络的广度,在各种地理位置的可用性,覆盖率=((Rx>-90dBm取样点数)/(总取样点))*100%,对于GSM信号,还需要满足同频C/I>9dB,第一邻频C/I>-9dB
语音质量:误码率BER-->MOS分评价法
网管话务统计指标:主要指标有掉话/接通/分配失败率,网络负荷,信道利用率等等
2.评估测试方法
语音业务评估:DT(driver test);CQT(call quality test) 主要测试覆盖,接通率,掉话率,通话质量等等
GSM数据业务评估:GPRS测试指标(wap首页登录时长,登陆成功率,attach成功率,PDP激活成功率,ping,FTP)
3.影响因素
测试手机个体特性/网络运行情况/测试区域/统计方法
3.DT和CQT
无线网络测试的两个测试方式
DT:路测,主要由测试手机,GPS,laptop,测试软件等组成
CQT:使用测试手机,专用仪表对特定场所和话务热点地区进行多次主被叫测试
!!! 1.测试中的通信过程介绍
1.空闲模式:MS收听服务小区的BCCH和其所在寻呼子信道PCH的寻呼消息,监测6个周围最强邻小区电平,解码BCCH信息,预同步,系统消息有1,2(all),3,4,7,8
小区内的BCCH信道:系统消息1,2,3,4,13
小区内归属子信道PCH:paging type 1, paging type 2, paging type 3
根据系统消息2里的BA表进行邻小区预同步
2.主叫流程:
3.被叫流程
4.切换
5.呼叫结束
6.位置更新
7.DT中一些事件的定义
尝试呼叫次数:channel request和CM service request同时出现算一次
接通次数:CONNECT和CONNECT ACK任意一条出现算一次
释放/掉话次数:一次通话过程中出现disconnect和channel release任意一条算一次释放,两条都没出现算一次掉话
呼叫失败:出现多次CM service request算一次
切换失败:ho failure
切换成功:ho complete
呼叫建立时延:出现最后一条channel request到alerting的时间差
4.语音质量评估
1.MOS分评估(mean opinion score)(GSM一般在3-4之间,不超过4.3)
MOS标准分为主观和客观
主观mos:采用ITU-T P.800和P.830建议书,由20-40个专业测试人员进行主观听觉判断通话质量
客观mos:在时域和频域里评估主要通过器件测量信噪比,BER,接受质量来判断; 听觉域是用客观算法模拟主观评估过程
ITU-T P.800知觉分析测量系统(PAMS-perceptual analysis measurement system) --> ITU-T P.861知觉通话质量测试(PSQM-perceptual speech quality measure)-->\
ITU-T P.862知觉通话质量评估(PESQ-perceptual evaluation of speech quality)
第三种是前两种的综合,目前用的最广泛的一种客观评估算法,其结果很接近主观MOS分
PESQ处理流程:将输出信号与样本信号对比得出差值,差异值按照听觉感知模型映射得到结果评分制MOS-LQO(mean opinion score-listening quality objective)
一般情况下,差值越大,MOS-LQO值越小,该值通常与编码的速率和信号质量成正比,信号质量越好,MOS分越大
2.MOS值的优化
主要影响因素:语音编码方式,背景噪声,静音抑制,BER,时延,回声等等
MOS值大小与半速率编码信道所占比例成反比
与FR/EFR(全速率/增强型全速率)信道所占比例成正比
切换过程原有SACCH容量不能满足切换信息交换要求,所以引入FACCH以偷帧方式在TCH上传送,抢占了语音的TCH信道,会导致MOS值变小
切换对EFR影响最大,对FR,HR影响小一点.
切换时削波变形比较明显,甚至出现静默(完全没有波形了)
当覆盖电平信号变差,信噪比降低,BER变高都会使PESQ即MOS值变小
其他情况:传输质量变差(时延变大,BER变大)/基站硬件载频问题/外界干扰/无线传输接口恶化/单通/串话 --> MOS变小
5.网络测试优化-分析
1.优化分析
常见问题:覆盖,掉话,接通率,切换,语音质量
覆盖优化:
物理硬件调整(新建基站/小区/直放站,更换天线类型,天线挂高/方位角/俯仰角,基站耦合器,基站功放等等)
系统参数调整(挤占最大发射功率,小区功率控制参数,小区重选参数)
掉话优化:
网络测试中专指TCH信道的非正常释放现象
主要分为无线原因掉话和系统原因掉话两类
无线原因掉话:无线链路计数器(radio_link_timeout)超时;切换失败T3103计数器超时;干扰;基站硬件问题引起
路测中掉话的分析:
覆盖范围问题;外界干扰;切换参数是否合理;基站硬件是否故障(时钟,功放,载频,传输故障);天线下倾角/方位角是否一致;
基站话务量是否超负荷;基站无线运行指标是否异常;其他
接通率优化:
影响着用户的体验和网络话务量的多少
接通失败主要分为主叫呼叫失败和被叫无响应两种
接入失败的原因:
服务小区信道资源不足(TCH,SDCCH,PCH,AGCH,RACH);网络覆盖范围;干扰;网络参数设置不合理;基站硬件故障;MSC/BSC资源不足;测试设备故障
P236 常见接入失败cause value表
31(正常,无详细说明) 通常报告一个正常事件,仅仅当正常类别没有另外的原因才用这个 可能原因:BSS(TCH阻塞)或MSC问题
34(assignment cmd前后,没有可用的电路/信道) 显示目前得不到适合的电路/信道处理呼叫 TCH阻塞/MSC阻塞
41(assignment cmd前后,没有可用电路/信道) 显示网络运行异常,达到要求情况不能持续一个长时段,MS可以很快尝试另一次的呼叫 MSC问题,BSS问题,硬件问题
42(交换设备阻塞) 显示交换设备正处于高负荷 MSC阻塞
44(请求电路/信道不可用) 当电路或信道请求的不能被另一边接口提供,这个原因被返回 BSS问题,CIC阻塞
111(协议错误,无具体原因) 通常报告一个协议差错事件,仅仅当在协议差错类别没有另外的原因时才用这个 BSS/MSC问题
切换优化:
主要是对三种网络现象的优化:
切换失败:若返回原小区信道也不能占用,才会引起掉话-->分析无线链路,目标小区情况,是否硬件故障,网络侧数据设置,目标小区天线参数,目标小区时钟,无线干扰
频繁切换:调整周边基站天线参数,周边基站功率,小区切换参数门限
不合理切换:高电平小区不选择,反而选择低电平小区,一般是切换参数不合理,或者漏定义邻小区关系
6.测试中的一些实际案例:
基站过覆盖现象-->天线挂高调低
直放站故障,多发生在室内,大楼内,地下层空间,导致接入一些明显电平更低的小区-->检查室内分布系统,直放站故障?
乒乓切换,多因为参数设置不合理-->调高门限,调大小区内切换延时定时器参数,调大PBGT的判决时间间隔
载频故障引发的多次分配失败,一切流程都正常,从请求到直接指配,到SETUP,cause value为111-->硬件问题
基站时钟不同步,BSIC解码失败-->更换基站同步时钟板
丢失物理消息导致切换失败,因为MS发送ho access后未收到physical info或者是发送SABM未收到UA回返帧-->调整切换带,调整天线,增加覆盖小区,加强日常预修和监测
交换机参数设置问题,错误设定E口(MSC<-->GMSC)"准备切换"消息中的CID信息,第二个是手机起呼CID而不是切换前的CID,导致MSC识别这一CID为
无效小区(因为它的邻小区里没有本小区的载频信息)-->修改对应C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