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原文:《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
新闻链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
原文中提到:
- 第二条 交叉学科是多个学科相互渗透、融合形成的新学科,具有不同于现有一级学科范畴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体系,已成为学科、知识发展的新领域。
问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就《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答记者问
答记者问中提到:
-
a. 背景意义:学科交叉融合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特征,是新学科产生的重要源泉,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
-
b. 制定过程:《管理办法》先后征求了32个省级学位主管部门、有关高校以及教育部相关司局的意见,提交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研究咨询,并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
-
c. 主要思路、改革举措、政策突破点:《管理办法》的目标是构建规范有序、相互衔接的交叉学科发展制度体系,主要思路是科学规范、试点先行、放管结合、创新改革。改革举措和政策突破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
一是明确了交叉学科的内涵。
-
二是建立了交叉学科放管结合的设置机制。
-
三是建立了交叉学科的调整退出机制。
-
四是明确了交叉学科学位授予和基本要求。
-
五是构建了交叉学科的质量保证体系。
其中,在明确了交叉学科的内涵中,明确提出,交叉学科是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通过深入交融,创造一系列新的概念、理论、方法,展示出一种新的认识论,构架出新的知识结构,形成一个新的更丰富的知识范畴,已经具备成熟学科的各种特征。这是在有关学科学位的政策文件中首次明确对交叉学科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
截至2022年5月5日,未在外文文献中找到对交叉学科发展的知识体系最终形态的描绘,但在我国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原文中明确指出应该“具有不同于现有一级学科范畴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体系,已成为学科、知识发展的新领域。”
我认为,交叉学科必须紧扣构建概念体系、理论体系、方法体系三大体系,面向重大需求,从新对象、新理论、新方法等角度,提出重要问题、探究深层原理、创新关键技术。
实践驱动创新序号 | 新知识体系 | 新视角 | 新成果 |
---|---|---|---|
1 | 概念体系 | 新对象 | 提出重要问题 |
2 | 理论体系 | 新理论 | 探究深层原理 |
3 | 方法体系 | 新方法 | 创新关键技术 |
笔记原文链接: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笔记